無菌手術衣避免有菌區域的感染。穿無菌手術衣拿取無菌手術衣,選擇較寬敞處站立,面向無菌臺,手提衣領抖開,避免無菌區域潮濕、污染,手及其他有菌物品不可觸及或跨越無菌區域。
無菌手術衣作為手術過程中必要的防護服裝,用于降低醫務人員接觸病原微生物的風險,同時也能降低病原微生物在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相互傳播的風險,是手術操作中無菌區域的安全屏障。早在中世紀,手術過程無任何防護措施,80%的患者在術中或術后死亡。19世紀末,英國醫生提出了用石碳酸對手術器械及手術室敷料進行消毒,同時也鼓勵醫生穿著消毒后的衣物進行手術操作,以防止病原菌侵襲,但此時并未開始使用手術衣。20世紀40年代,隨著滅菌及感染控制理念的不斷深入,手術衣和手術單得以應用。無菌手術衣采用疏松結構、易滲透的紡織布材料,無法根本解決病原菌滲透的問題。歐美公司手術衣的材料經過幾十年發展,復合材料已普遍運用于手術衣的開發和生產中。而在中國,除了部分有特殊需求的手術外,大部分手術中仍使用全棉材質的無菌手術衣。國內醫生認識到手術衣防護性重要的事件是2003年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(SARS)的大規模流行。SARS暴發流行期間,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和相關公司一同開發設計了SARS防護服。近年,對高防護性能的手術衣需求不斷提高,制訂了國標YY/T0506,在國內市場引進并推廣復合材料無菌手術衣。